本煥長老(1907年10月27日-2012年4月2日),祖籍湖北新洲,出生于清光緒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,俗姓張,學名志山,7歲入私塾,22歲在新州報恩寺出家,1930年到武昌寶通寺受戒,同年6月去江蘇揚州高旻寺拜來果法師為師,在此修行7年。1937年2月,他不辭辛勞...[詳情]
新成大和尚,法名覺就,俗名林成。1919年農歷正月廿日,生于廣東省揭西縣錢坑鎮錢南村,讀過五年小學,少失椿萱,于1945年到饒平縣海山島隆福寺禮又哲法師披剃,1947年于南華寺虛云大和尚座下受戒。 歷任中國佛協咨議委員會副主席、廣東省佛協永久名譽會長、...[詳情]
個人簡介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、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、湖北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、河北省佛教協會創始人、趙州柏林禪寺退居、當陽玉泉寺退居、黃梅四祖寺、五祖寺方丈、邢臺大開元寺住持凈慧長老,于公元2013年4月20日(農歷癸巳年三月十一日)6時26分在四祖寺安...[詳情]
巨贊法師(1908~1984)江蘇江陰縣人。俗姓潘,名楚桐,字琴樸,要塞貫莊村人。著名佛學家。民國16年(1927)江陰縣立師范畢業,就讀于上海大夏大學,積極參加革命活動。1929年返鄉,任金童小學校長。秘密參加共產黨,領導小學教員開展罷教斗爭,被國民黨當局緝捕。1931...[詳情]
曇猷大師,又名法猷、白道猷,敦煌(今屬甘肅)人。少年時就修頭陀苦行,學習禪定。后來游歷江東,在剡縣石城山憩息。他和曇蘭先后于興寧(363一385)、太元間,移居天臺赤城山。 曇猷剛搬到赤城山,就遇到奇怪事情。 這位自幼出家、修習禪定的僧人是敦煌人,后...[詳情]
具德和尚(1600—1667年),清初著名僧人,字具德,名弘禮,亦稱“具德禮”,俗姓張,會稽(今浙江紹興)人,張氏為越州巨族,具德系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、文學家張岱之族弟,從小隨父兄移居杭州,既不善章句儒學,又不好經營生計,“喜與黃冠導引之士游”。后在吳山紫陽...[詳情]